動植物防疫檢疫季刊NO74

4 業務報導 臺北市立大學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 黃基森、林敬智、馬承漢、吳德基 防檢局 植物防疫組| 楊瑞春 龍眼雞之防治策略及成效 龍眼雞(Pyrops candelaria)屬於半翅目(Hemiptera)蠟蟬科(Fulgoridae),又 名「龍眼蠟蟬」,文獻報導主要分布於中國大陸龍眼產區,族群密度太高時會導致果實 品質低劣甚至落果。107年龍眼雞入侵臺灣本島後,因其對龍眼、荔枝產業具潛在風險, 農委會防檢局爰訂定龍眼雞防治計畫,防範其擴散蔓延。本文就龍眼雞入侵後的防治作 為、防治成效與確保生物多樣性進行論述。 龍眼雞生活史及生態習性 過往缺乏龍眼雞生態習性及寄主偏好完整資料,經調查研究確認龍眼雞在生活 史不同階段之習性,並可依據其在各生長時期的差異,建立調查與防治策略,減低 龍眼雞防治作業對臺灣原生近緣種渡邊氏東方蠟蟬的干擾。 龍眼雞若蟲後足發達,善跳躍。約5月上旬孵化後,1-5齡若蟲多在烏桕上活 動與吸食成長(圖1A、B),2-5齡往3公尺以上高處活動,5齡若蟲與渡邊氏東 方蠟蟬外表形態不同(圖1C、D)。 成蟲善飛行,擴散範圍達數公里,亦可藉由氣流飛至100公尺之高度。龍眼雞 於成蟲期有交替寄主特性,主要在龍眼與烏桕2種寄主植物的棲地環境生長繁殖, ■ 圖1 (A) 初齡若蟲;(B) 2-4齡若蟲; (C) 具保護色若蟲(終齡);(D) 渡邊氏東方蠟蟬(左下)與龍 眼雞(右上)5齡若蟲外表形 態不同 A B C D

RkJQdWJsaXNoZXIy OTUxMzM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