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植物防疫檢疫季刊NO74

6 業務報導 研究團隊在北投貴子坑露營區調查發現,當龍眼雞成蟲數量下降時,渡邊氏東 方蠟蟬成蟲大幅增加且分布更廣(圖2),在7月上旬調查渡邊氏東方蠟蟬有100 隻以上成蟲,對比歷年調查數量偏多。 在教育宣導方面,研究團隊今年在北部地區辦理20場次龍眼雞宣導工作,共 計1,050人參加。在111年7-8月期間由教育部辦理4場次外來種與生態環境管理 線上研習,納入「追蹤校園龍眼雞」議題,共計600餘人參加,讓學員與學校教師 能配合政府政策協助通報工作。另外,在移除龍眼雞過程中也以捕獲的成蟲對居家 民眾與遊客進行教育宣導,其中北投貴子坑是民眾觀賞鳥類、渡邊氏東方蠟蟬與獨 角仙的遊憩場域,移除龍眼雞也成為民眾肯定的成效之一。 結語 龍眼雞自107 年8 月首次通報以來,至今接獲公民通報267 件,經現勘確認 正確率達100%,其中2件是通報卵塊,顯示多元的教育宣導極為成功。 111年龍眼雞防治策略透過劃定普遍發生與個案發生區,同時逐步以北防線與 南防線進行圍堵策略,實地監測可見龍眼雞族群密度有下降趨勢,防治作業已略見 成效,有望減緩龍眼雞在臺灣北部地區擴散速度。 於生態效益層面,研究團隊在龍眼雞遷飛時期,於北投貴子坑露營區大量移除 龍眼雞,降低其族群密度,維護原生種渡邊氏東方蠟蟬的棲地,也提供生態愛好者 豐富原生族群多樣性環境。 ■ 圖2 龍眼雞與渡邊氏東方蠟蟬在烏桕上之月族群消長 龍眼雞移除數量 渡邊氏東方蠟蟬發現數量 調查有龍眼雞的烏桕(%) 調查有渡邊氏東方蠟蟬的烏桕(%) 調查有蠟蟬之烏桕所佔比例% 移除(發現)數量

RkJQdWJsaXNoZXIy OTUxMzM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