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生活史
牛羊肝吸蟲生活史可分為宿主體外及宿主體內二個時期f宿主體外發育期需有
中間宿主螺螄d蟲卵孵化形成纖毛幼蟲
miracidium
後d由螺螄的肉質部或呼
吸器侵入d立即形成胞狀幼蟲
sporocyst
d而後漸漸發育成雷氏幼蟲
radia
d
再移行至螺螄的中腸腺部d形成尾動幼蟲
cercaria
d初期集中在貝殼和中腸腺之
間d離開螺螄後游於水中d於植物上形成囊狀幼蟲
metacercaria
d經家畜攝食植
物後感染圖
6
f攝食後的囊狀幼蟲在宿主的胃或小腸經機械性或消化液的作用脫
去外囊d並穿過腸壁進入腹腔i
3
至
5
日後穿過肝被膜侵入實質d經
40
至
45
日幼
蟲從膽管末稍移入總膽管d發育為成蟲後開始產卵圖
7
f
病程與傷害
幼蟲在小腸d特別是十二指腸穿出後d在漿膜面可見點狀出血斑d之後在腹腔
內移動d再由肝實質侵入膽小管d慢慢移行至總膽管f肝內移行期間d會產生肝實質
壞死及出血性蟲道f病灶初期呈暗紅色d隨時間增長慢慢變成白色d最後形成纖維
化f幼蟲移行之後可能帶來急性腹膜炎e肝膿瘍d此病程為急性型f而壞死組織可能
繼發溶血性芽孢梭菌
Clostridium hemolyticum
或諾維氏芽孢梭菌
Clostridium
novyi
感染而引起桿菌性血紅素尿症或傳染性壞死性肝炎f成蟲寄生於膽管膽道內
會引起膽管膽道炎d慢性膽管炎及膽道阻塞會引起膽道狹窄及異位d管壁會明顯增厚
及礦化f膽管內容由於含異常膽汁e細胞碎屑及肝蛭蟲體排泄的鐵
卟啉
色素
iron-
porphyrin pigment
而成暗褐色濃稠黏液d此病程為慢性型d病畜常呈現惡病質f
結語
在公共衛生安全的議題上d牛羊肝吸蟲為人畜共通傳染病d人類可能因生食附
有囊狀幼蟲
metacercaria
的水生植物而感染d症狀有腹痛e腹瀉e膽絞痛e黃疸e
膽囊炎或膽結石f
另有研究指出同時接種牛羊肝吸蟲及牛分枝桿菌後d其特異性抗原會影響伽瑪
干擾素
IFN-
ƻ的作用d進而抑制整個免疫過敏反應程度d增加誤判機率d進而可
能影響區域性牛結核病之防疫f因此d本病雖是地方性流行病d疾病的傳播亦受中間
宿主分布的影響d但站在公共衛生e結核病防疫與食品安全的角度d也是不可輕忽f
■
圖
7
肝蛭幼蟲的移行
■
圖
6
肝蛭的生活史
圖片資料根據家畜寄生蟲學繪製
附著在水草上的
囊狀幼蟲
由牛羊糞便中一起排出
含纖毛的蟲的卵
幼蟲由肝實質侵入膽小管
慢慢移行至總膽管
幼蟲由小腸腸壁穿出
幼蟲在腹腔內移行
在螺螄體內發育成的
雷氏幼蟲
尾動幼蟲
纖毛幼蟲
圖片資料根據家畜寄生蟲學繪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