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植物防疫檢疫署(防檢署)今(17)日表示,獸醫研究所通知,屏東縣鹽埔鄉1鵪鶉場(主動通報)確診H5N1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依標準作業程序,屏東縣動物防疫所執行鵪鶉118,986隻(1至22週鹷)之撲殺銷毀作業,並督導業者完成場區清潔及消毒工作。114年1月迄今確診及撲殺禽流感禽場案例計21例(陸禽18場、鵝3場)。
防檢署表示,我國目前已進入冬候鳥過境期,經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等分析,鷺科和部分鷸鴴候鳥已廣布全臺沿海農田及溼地,雁鴨科候鳥持續增加,雖未達數量與分布高峰,但攜入病原風險不容小覻。防檢署已自9月起啟動「強化秋冬禽流感防疫措施」,請養禽業者配合地方動物防疫機關執行各項防疫措施:
(一)準備期(9月至10月底):盤點並釋出貯備防疫物資、進行候(野)鳥族群數量偵測並適時發布警訊、針對高風險禽場進行生物安全查核及辦理養禽業者生物安全教育訓練等。
(二)高峰期(10月至翌年3月底):按疫情監控結果及風險劃定熱區、禽流感熱區鄉(鎮、市、區)公共區域消毒作業、督導落實屠宰場場區、車輛清潔消毒措施,以阻斷疫情發生及傳播風險。
防檢署呼籲,候野鳥來臺度冬期間,我國面臨境外禽流感病毒入侵的風險高,且國內仍有零星禽場案例,請養禽業者務必提高警覺,定期維護禽場防鳥設施、落實人車進出管制、消毒、進入禽舍更換衣、鞋及手部消毒等生物安全管理措施,每日自主觀察禽隻健康狀況,倘發現異常,應主動通報,倘被查有未依規定主動通報者,依規定最高處新臺幣100萬元罰鍰,且依法撲殺之動物不予補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