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次視訊研討會由亞太糧肥技術中心(FFTC)、本局、農業試驗所及亞太農業研究機構聯盟(APAARI)等國內外機關(組織)共同舉辦,講者共17位(含我國2位),包括專題演講、國家報告及新技術等議題分享,共計17個國家超過127人參加。
二、研討重點摘要:
- 各國專家代表說明植物疫情監控現況,包含利用偵測技術監測植物有害生物,進行風險管理評估,透過電子傳輸網絡系統,精準有效傳達疫情發生現況及應採何項防治對策予農民採用,此種早期監測預警模式為有效防堵重大植物疫情的關鍵。
- 新技術應用:包括我國利用誘引技術及地理資訊系統(GIS)監測東方果實蠅;菲律賓提出PRIME Collect方法,進行數據收集分析,越南提出物聯網(IoT)應用在植物有害生物監測預警,日本提出單一模組(IBM)進行病害動態模擬供早期監測預警。這些技術透過數據分析與風險管理評估,並利用電子傳輸網絡系統,精準有效傳達疫情發生現況,可應用在防堵新興或重大植物有害生物。
三、綜合討論:
- 與會各國皆設有國家層級植物疫情監測預警平臺,為維護與推動平臺運作,需具有穩定有效的監測預警網絡系統及戰情中心,透過資訊及知識的整合,以標準化模式檢視數據,此種模式在現在及未來是具有應用性及必需性。
- 試驗機關提供技術、行政機關依法執行及農民配合參與,推動大面積植物有害生物監測及預警,才能維持穩定的監測預警系統,以符合植物有害生物共同防治效率。
- 建立國際合作平臺以促進相關訊息之分享與預警,參與成員應納入政府機關、研究單位及專家學者,配合技術、人力及經費支援,以建立有效疫情交換機制及風險評估,進行邊境及境內檢疫。